这是一篇,由我去探访山区学校、学童的话题谈开,目的是写给我的朋友们的文章,
我的“对待朋友观”
目录 前言:藉口
第一部分:探访天柱山中心小学及其下属山里的分校和教学点
第二部分:由“想要帮崔校长解决三件事”过渡到“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部分:回到“想要帮崔校长解决的三件事”上来
第四部分:由一位男性朋友的“助学观”谈开去
第五部分:写给女性朋友
第六部分:收尾,致谢
|
这是一篇写给我的朋友们的文章,包括
我的“对待朋友观” ————从探访天柱山山区学校、学童开始谈起 |
前言:籍口 大家好,原本取名为《天柱山之行纪实》的这篇文稿终于完成了,不过,名字改成了《我的“对待朋友观”》。 文稿的前一部分,是讲述本人与天柱山中心小学和其下属山里分校接触的情况, 此外,我原本就想带出一个类似于08年“小刺猬社区”主题这样一个话题,但在写这篇文稿的过程中(2010年5月),接连发生了 :
所以,让我感觉到更加有必要,将后一部分的话题作更多的展开。这个话题是: 如果,我们有一份心去关心、去关注其他地方的人或事的心,无论是他们的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需求...... 那,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也用同样的这一份,来自于我们自身内心的关心、关注,先来看一看我们自己,包括我们自己身边 的人,以及我们周围已经、正在、将要发生的事,我们或者他们,在物质或精神上的需求,是否也需要先被关注一下? |
3万5千个字,太长了,没人要看......
写完了,一看,接近3万5千个字。是不是会有人看呢? 太长了,现在大家都很忙呀,几乎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紧张,忙工作、忙生活都顾不过来,哪有时间看你这么多字的长篇大论?有时间,还不如多睡睡觉啦…… 去年圣诞的那篇“2010新年寄语”已经有人反映,文章内容是不错的,也图文并茂,但太长了,没时间看。 就象一位李老师所说的,你看Macallon的文字呀,就好象他在你面前,唠唠叨叨,喋喋不休,说个不停,你连插一句话的时间,也没有。 也有一位认识了20多年,经常批评我的陈同学,很难得,我们每隔一、二年见一次,但每次见面,她都会很不客气的地对我说,你就喜欢把你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然后,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同。但是,你的想法往往太超前了、也太新奇了,大多数人无法理解。 谢谢陈同学的批评。每次她批评我,我的态度,都是很好的(不相信,你们可以去问她)。因为我的态度实在太好了,她拿我也没有办法。所以,到最后,她都会再补充一句,“你总是会为你自己的行为找到籍口,你总认为你是对的”。 唉,真是好冤枉! 现在,我又要为我写这一篇文章,找一个籍口了。以下就是我的“籍口”。 "大爱"和"小爱"
早在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和一班以前同时考PMP的朋友聚会时,大家谈到如何去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我当时在搞"小刺猬社区”,有一位刘同学,他有自发地向四川灾区捐了一些物资。 做公益,在一般理解是首先要有一份爱心,而且是一份“大爱”。 但我当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汶川地震,我们基本上人人都捐款捐物了,表面上看,我们的“大爱”都做到了,那么,我们在“小爱”方面呢? 我所指的“小爱”的对象,并不是指家庭内部亲人、亲属之间,以及恋人之间的那层亲情、爱情。而是指亲情和爱情之外,在我们自身周围触手可及的、实实在在存在并经常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更多、更广泛的人际关系,比如:
等等,不一一例举了。 “朋友”代表的是什么?70后、80后的不同年龄层的“朋友观 我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拿最普遍的朋友关系来说。现在,“朋友”这个词用得很广泛,那“朋友”代表了什么呢? 吃喝玩乐,是朋友交往的一种方式;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是一种朋友交往的方式; 互相帮助,也是一种朋友交往的方式; 相互利用,满足各自对利益与欲望的追求,也是一种很被崇尚的朋友关系; 江湖义气,上刀山,下火山,为朋友两胁插刀,也是一种朋友的关系; 还有很多种,也不一一例举了。 同时,我们70后的“朋友观”和80后、90后,甚至60后、50后的“朋友观”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呢?最后,我提出一个观点,从“小爱”的角度,以同为70后的这一层的“朋友关系”来说, 这个年龄段朋友,目前都已步入或接近中年, 在生活上,上有老(大多已经退休)、下有小(大多都在求学阶段),要承担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提供者; 工作上(或者说是事业上),一批批80后、90后新人辈出,工作(或事业)压力相当大, 70后(也包括60后),是当前社会,生活与工作压力最繁重的人群。
因此,就这一层面上的“朋友关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理解自身要承担的“责任”,也要理解对方要承担的“责任”。 相互之间,如何通过“朋友”这一层关系的交往、联络、沟通,逐步完善好自身,以及帮助到对方完善好,大家各自需要面对的各种责任(包括家庭、生活、工作、事业、社会等等),我想,这是70后这一层面的人群需要的“朋友关系”吧。 我自己的最基本的“朋友观” -- 责任
就我自己来说,06年到了香港以后,一直保留了“保险经纪(Insurance Agent)”这样一个职业,这么几年来,我可能还是在中、港、台地区唯一一个在保险业前线从事Agent的PMP。在我每天的工作中, 有关保险方面工作占的时间,并不多,但我为什么一定要保留?道理很 简单。 如果我约几个朋友出来聚聚,而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如果这个朋友没有一个较完善的个人保障措施,怎么办? 前面说过,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是我约出来聚聚的,这个也很正常、也很平常呀。但,如果遇到这样的意外,我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因为要考虑到这一点,所以,以后到老死,也不要再约朋友出来见面了,这个,是不是一个合理的做法?就算你以后再也不约朋友出来见面了,但有些朋友,还是会发生一些其他的意外。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们还是以“朋友”相称的话,但你又拿什么去帮到你的朋友呢?是不是一旦朋友出了意外,大家就不以朋友相称了呢? 所以,我一定要保留一个可以为信任我的朋友,为完善他们个人及家庭基本的保障,提供专业知识和正规途径的渠道和方法。这样,对于信任我的朋友,或对于有和我商讨过这方面专业意见的朋友,甚至是目前已经是我的保险客户的朋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可以很从容地面对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和实际的操作中,我也是这样的,当我要和我的朋友们见面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尽量安排我去见他们,地点选择在他们的住所或公司附近。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有些朋友还没有较完善的保障计划,而我,在这方面,相对比他们要成熟很多。大家既然是朋友,为什么不减少一些“你的朋友”可能会发生的这些意外的概率风险呢? 写天柱山之行的“目的”和“重点” 好,有点扯远了,回到主题,回到《天柱山之行纪实》,虽然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有参加“天柱山助学”活动好几年了,也知道,我这次去,是看一下受助的学生和了解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看看,接下来,有什么可以为山里的学生们做的事情。 上述,是事实。 但这篇原定名为《天柱山之行纪实》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这个。 因为看这一篇文章的人,应该说,大多数都是我认识或熟悉的人(也相信,会有一些朋友会转发)。 山里的教育、山里的学童,是需要关心,我也有一直有努力。(包括在这篇文章发出时,4月26日在离开天柱山时,与崔校长沟通的打印机、扫描仪事宜,多谢广州阿海的帮助,共二批已经全部运到学校,并且学校已经在使用中了。)我也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在这方面,做得比我更努力,为其他的有需要的地区和人们提供的资源,比我所能够提供的更多。 但,我们也不得不要回过头来看一下,大大小小的爱心捐助、慈善捐赠,募捐筹款,无穷无数,我相信,包括我,也包括我的朋友们在内,作为捐助(赠)的角色,参与其中,肯定已经不止一次、二次了,我相信,参与了十几二十次,甚至更多次的朋友,也不在少数。 但我们的焦点往往是放在了受助者的一方,有关对这方面歌功颂德的报道,也已经太多太多了。而我想关注的是,我们作为捐助(赠)的一方,我们在实施了这样的一个行为以后, 对我们自己有没有帮助呢? 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在哪里? 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的态度有影响吗? 影响在哪里呢? 这,才是这篇原定名为《天柱山之行纪实》的重点。为什么要写这个重点?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我的朋友们看的,因为是我的朋友(客观一点,至少从我单方面理解,单向地认为,是我的朋友),所以,我用我自己的(前述的)“70后的朋友观”来对待我的朋友。 (插一句,有关70后怎么和80后、90后相处的观点, 我在08年的那次PMP同学聚会中,也有提及,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70后,包括60后、50后,要搭建一个舞台,让80后、90后来这个舞台上表演,我们70后,只是做幕后的工作,详细的内容,以后有机会再说。不过,就目前,能够和我和有一些较深层次话题交流(比如职业规划、人生目标、男女情感等)的80后、90后的朋友,还真不少。) |
第一部分:探访天柱山中心小学及其下属山里的分校和教学点 对天柱山山区学童的助学的活动,我参加了快四年了,一直有听说,那里的学校老师很尽职,所以,这次去看看,顺便做一下实地了解,看看有什么问题是可以尝试找机会再帮助他们解决一下的。 同时,本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试着在了解及学习一些佛教(佛陀的教育)方面的内容,碰巧天柱山也是个佛教兴盛的地方,也因为助学的原故,认识了两位已经学佛多年的兄长,这一次,也是一并向他们讨教去的。 我在飞信上发了这个去天柱山的信息后,有好多位朋友也热心地来问我情况如何?怎样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等等。谢谢这么多位热心的朋友,所以,我也是有必要把这一次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和大家一起聊聊。 不过,首先,要在这里多谢:
|
崔校长的“做好事”之说
初次接触崔校长,虽然年龄比我只大五、六岁,但第一次接触下来,看上去,要比我成熟很多。(有一个问题,打一下岔,我现在给人在形象上的感觉,看上去的年龄是越来越小,甚至有人问我,是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哎呀,我真是白活了。为什么呢?有朋友说我,你还是那么理想主义,那么天真,经历了将近20年的社会上的风风雨雨,竟然一丝一毫,也没有磨损到你的棱棱角角,甚至有过往而无不及。这是不是正常呢?先搁一搁,以后再说。)
在第一天和崔校长的沟通中,崔校长提到了10多年前的一件事,那时经济还没有象现在这样发达,那时的学校很贫困,于是,他自己外出,去找企业的老板,想让对方给学校捐点钱。有一个老板,崔校长去了几次,人家都不愿意见他。更有甚者,崔校长在这个老板办公室的门口坐冷板凳子,从早上一直坐到下午下班,还是没有见到。我以为崔校长会发出无奈的感叹,没想到,崔校长是这样的解读的。 崔校长说,“那个老板能够捐钱,他是在做好事,我这样去等他见我,为了学校,我也是在做好事,我们大家都是在努力做好事嘛,既然是在做一件好事,没有成功,那就再继续吧”。崔校长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在那个比现在要困难很多倍的环境下,为学校争取到一笔笔款项,去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由崔校长这个“做好事”说,让我想到了一件事,就是我的飞信群发。 我每次群发的短信,往往是带有一些哲理性和思考性的内容,但2009年差不多有停掉了9个月,因为有人告诉我,你的短信太烦了,别发了,所以,我就暂停了。但后来,在接触到佛教时,看到这样一句话: “做一件利益他人的事,如果做成功了,那是他人有福报,我没有功劳,如果没有做成功,那是他人的福报缘份还没有到,我没有做错。” 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从2010年开始,又恢复我的飞信群发了。 不过,现在又有朋友在善意地向我提出,别去打扰人家了。哈哈,善哉善哉,我可以接受。只要我收到了这样的信息,我就会把他移到不群发的名单里。因此,没有这样回复我的,我还是会继续群发下去。无论无何,从我所发的短信内容来看,不应该是属于骚扰性质的,但对于每个人对道德、良知、良心的理解,或许经常有一些冲击力的作用吧! 支教,山路......
最近几年,在崔校长及他的校领导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多方面社会人士的帮助,部分学校的校舍、学生的文体活动设施、教师的师资培训方面,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该地区目前一共有七所学校,三个教学点,教学设备及条件,还是存在不平衡。
在崔校长和徐副校长的陪同下,我去了四个学校和一个教学点。每个学校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远,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次,他们是借用了一辆车送我过去的,所以,我也就没有了他们平时在校际来往之间,那种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经历。 虽然坐车,人是比较舒服一点,但和大城市坐车不同的一点是,这里有很多山路。山路又分两种,一种是盘山公路,这个还好一点,但我估计让 大城市的本本族来开的话,也不一定都行,因为那里公路上的车,开得都飞快,盘山公路上有很多拐角的地方,是需要一定的开车技巧的,否则很容易就开下去了。此外,山路也没有在大城市中开车这么平坦,舒适。另一种,就是山里的泥路了,坑坑洼洼不说,路窄,而且上、下坡的坡度很陡,或许,他们那里的人已经适应了,但对于我来说,让我自己去走,还是蛮难的。 这里就带出了一个问题,山很缺老师,所以需 要从县城调派老师去山里支教。而学校没有特别的资金为每个支教老师在山里安排食宿,同时县城里的老师也要顾家。因此,除了个别老师,可以隔几天回家一次,大部分的支教老师,都要天天来回于山里和县城。我有了解过,在正常天气下,他们在路上花的时间 并不能说很长。但如果遇到下雨天和冬天下雪天或结冰天,就无法预计了。特别是山上的泥路,我们可以想象,下雨天是非常难走的,结冰时又很滑。幸好,我去的那一天,正好赶上前一天是晴天,泥路已经干了一些,所以相对好走些。 因此,一到下雨天、结冰天(这样的天气,在一年之中的两个教学期期间,还是蛮多的),崔校长就忧心仲仲,他担心的是那些支教老师在上、下班途中的安全问题。我有见到,有一些山路,很窄,行人也很少,象我那天去的甘坪小学、石龛小学,建华小学和皖山小学,在经过的山路途中,很少遇到行人的。所以一旦滑倒或摔下去的话,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会被人发现了。 有两个年轻的女老师,被安排到建华小学支教,她们顶着家里亲人不理解的压力,服从学校的安排。但考虑到实际路途比较远,她们从亲人处,搞了一辆小车,由其中一位有驾照的女老师开车上、下班。这在我们大城市,很正常。但听说这位女老师的车技还不娴熟,所以,崔校长面临着两难,让她们开车吧,怕出事,虽然学校没有要求她们开车上、下班,但支教的安排,是学校规定的。不让她们开车吧,路又实在太远,学校也没有资金帮她安排交通工具。所以,这件事,常常令崔校长担心。就在我到达天柱山的前一天,这位女老师所驾驶的车辆还险些和大卡车发生碰擦。在平原地区,车与车发生碰擦,只能算是一件小事,但在盘山公路上,没有去过的人,不一定会了解。 所以,我们崔校长有很多,其他校长不一定担心的事情。 再讲一个小细节,那天从建华小学出来,崔校长特地没有再继续和我坐同一辆车,而是坐上了那位女老师开的车。这个细节,崔校长,没有说一个句话,但我有看在了眼里。 复式教育
对于“一个学校,就一间教室,一个老师,带着一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状况,在之前,好象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这一次,我亲自接触到了。 一间教室,几排桌椅,每一排是一个年级,当一年级上课时,二、三及其他年级的同学,就看书或做作业;当二年级上课时,一、三及其他年级的同学,就看书或做作业;以此类推。 老师的讲台上,放满了不同年级的课本,上某一年级的课,随手拿起来就是。 我还了解到就这所学校的唯一的老师--彭老师,已经教了30多年了。最近两年,他家里接连发生不幸的事件,他的一个脑瘫了十几年的儿子,离开了他;随后他那得了肝腹水7、8年的妻子,也离开了他。此外,他的父母中风在床十来年,而在前年他的父亲也离开了他。现在,他一个人除了要教育这些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以外,还要侍奉常年瘫在床上的老母,经济、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了! 但三十年来,他从没有因为家庭的压力而耽误一天教学,也没有发过一句牢骚。目前他所在的学校还没有通电,也没有自来水,学校和孩子的用水都是靠他每天从家里拎来的。 当我有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需要时,他说,除了孩子们需要书以外,他自己什么都不需要! 不好意思,我个人的能力太差,我虽然自己亲身接触了,但我不知道怎么可以把这个真实的个案,让我们大都市中尊贵的白领朋友们,来解读一下。 可能有人会说,彭老师也是为了这一份工资呀!但我估计这一份工资,可能还不够大家平时周末的一顿聚餐费用。 当我们用现实的眼光,看不透一些事物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学会尊重对方,这是我们现代人很欠缺的。我们太过于用我们的价值观去衡量一切的事物。相信,这样的学校,或者是教学点,在香港,一定是会被杀校的,因为它不符合伟大的经济学原理。 但彭老师,30年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因为倘若没有这个教学点,那么这些孩子就要走很远的路,甚至要翻过对面的山,穿过几条盘山公路,才去到邻近的学校。(注:这个盘山公路上的汽车,开得也实在是太快了,我搞不懂……) 所以,崔校长他们和这一位老师,还是在尽一切努力,让这个学校(教学点)能够保留下来。如果你想用经济学来衡量一切事物的话,那能否请你自己亲自去见一见彭老师,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安静的打印机
我下午在建华小学时,询问了一下他们的内部办公设施和对外及校际沟通联络等方面的问题。有一家企业,帮助学校解决了宽带上网的问题和费用,但目前有几所学校所在山区的电信部门还没有开通宽带业务。 我发现这些学校都有打印机,但好象给我的感觉却好像都是不用的。具体一问,才了解了原委:有一家企业捐赠了打印机给他们,可都是喷墨的,而喷墨的墨盒很贵,学校的经费中没有经常要买墨盒的这一项开销,所以,他们很少用。但如果很少去使用喷墨打印机,那么它的喷墨头就会堵塞,这样,再好的机器也无法投入使用了。 同时,学校没有传真机和复印机,每次遇到大量的文档要复印,只能拿到外面的复印店去印。由于那里的复印机并未象大城市那样普及,所以复印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传真机,有些文件的传达必须要靠中心校的老师,自己骑车或步行送到其他山里的学校,这样一名老师外出一次,至少要一到二天,在老师本身就紧缺的情况下,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正常运作的困难。 我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与广州的阿海(也是一位热心朋友)沟通了一下,阿海一直和我有联络,希望能参与一个可以将捐赠物资真正落实到位的项目参与一下。这次,终于等到机会了,阿海当时就答应了会帮助学校解决这批激光打印机、扫描仪的问题。 因为有了扫描仪,可以把原稿后扫描后再打印,解决了没有复印机的问题。传真则可以通过网络将扫描的图像用E-FAX的方式发送出去。阿海,包括把激光打印机所需要的耗材:硒鼓、碳粉、打印纸等都考虑到了,相信,这一次提供的打印机,学校是应该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了。 现在,当你在读到这一段文字时,这部分的设备,已经运到学校了,学校也已经在使用中了。再次感谢阿海对这件事的及时、高效的协助。 背《三字经》的学前班小朋友和五、六十岁的老师们
我听说有石龛小学学前班的小朋友(就是还没有上1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学校没有条件办幼儿园,所以将没有上1年级的小朋友集合在一个学前班里)能全文背诵《三字经》。
于是,我就去学校看了一下。结果,他们真的能背,从头到尾都能全部背诵了下来,因为小朋友太小,识字不多,所以,他们不用教材,而是由老师将《三字经》抄在纸上后,全部贴在墙上。 现代人,好象很看不起《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内容,觉得它们很过时,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还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唉,这是后话,我后面慢慢再说。 另外,还有老师介绍说在我旁边一个高一点的年级,可以背《大学》,我也实地去听了一下。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后来,与这个分校的老师坐下来,一起沟通一下时,才发现,该分校的老师,除了一位年龄刚过45岁外,其他的老师全部都是50多岁、60多岁。 余老师和我说,10年后,这个分校就没有老师了。 这一拨年长的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比较多的认识与认同,他们都认为,针对目前的社会现状,让小朋友从小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他们长大成年后留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或多或少都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些行为和处事态度。 我也谈到了我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是让人学会谦虚、礼让,而现代商业社会,是教人竞争,但竞争要有一个度并且要遵守道德守则,如果偏离这个“度”和“道德守则”的竞争,那绝对是灾难。 这个“度”和“道德守则”就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你们是在学校里教学生,我是在企业里培训成年人,我们做的,是一样的工作。 同时,我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让这一些老师人很鼓舞。 我说,人人都说大城市好,香港好,但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同样用一个圈,把天柱山和香港圈起来,不与外界接触。我想天柱山的山里人,你们可以自己种粮食,自己吃饱饭,让自己生存下去,应该没有问题吧,在座的老师,都点头, 我又说,如果把香港圈起来了,它没有那么多的耕地可以种出粮食来供给香港几百万人口吃呀。 那到底是大都市的繁华虚荣重要?还是我们山里人能自己自足,让自己先保证生存下来重要? 加上现在,全世界都紧缺资源,如果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再谈其他的荣华富贵、繁华虚荣,你们认为有意义吗? 大城市里的人,他们的吃饭问题都要山里人来解决。 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学习好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你们不但能自己养活自己,还在教育下一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理,这是功德无量啊! 老师们都很开心。 八仙女
我最后到的学校,是皖山小学,那里五年级的一个班级,是我所参加“助学活动”的组织者帮我对口安排的班级。
之前,我有和她们有过书信的往来,知道他们是8个小姑娘,她们的语文老师称她们为八仙女,所以,我也称她们“八仙女”。 我看到在她们的黑板报旁边有一个“我的理想”的专栏 ,上面写了她们每个人的理想。于是,我对每个人逐一做了一番了解。我发现她们的知识面,还是蛮丰富的,虽然,山区与大都市有天壤之别,但因为能收到电视,所以,她们就能从电视上了解一些,同时,我所在的“助学活动”组织者们每年都会用我们捐赠人的钱,帮他们订购适宜他们年龄层的杂志书报,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她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不仅仅如此,她们也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容,我也寄过《弟子规》给她们。在我离开前,她们全体诵读了一遍《大学》给我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 我是很想把《大学》全部写下来,哈哈...... 崔校长的选择
我在离开天柱山,登上南下火车的前几个小时,崔校长来送我,于是,我和崔校长说,我这次来,原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800本《学庸论语》,为了筹齐你们9月份开学时打算要进行开展读经活的教材的款项筹齐而来的。 但经过了解后,由于我的专业问题,让我比较重视工作中出现的细节问题,所以,我还发现了另外两个问题: 其中一个是,也是你比较担心的问题,这些支教老师的人身意外安全问题,你们学校有没有一些保障措施来保障这些支教老师,比如,为他们购买一份适用额度的人身意外保险; 另一个是,你们现在的这些打印机,暂时用不了,没有改善你们的办公效率,也没有降低原本就紧缺的办公费用,并且还要经常有一名教师在不同的学校间来回走,这样,既影响原本就已经紧缺的师资力量,也增加很多不安全的风险,我对你们这里盘山公路的汽车车速,实在不敢恭维。 崔校长回答我,是的,这也正是他想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再问他,如果我这次回去能筹到一些钱的话,可是钱不多,不能全部解决这三个问题,你希望能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是怎样的? 崔校长回答我,“第一,教师安全,第二,办公设施,第三,现在离9月份开学,还有时间,再去筹800本教材的钱” 随后,我和崔校长,握了握手,说:“你这个朋友可以交,你这个领导,我很欣赏。” 为什么?因为崔校长的选择,和我2009年主推的“麦卡伦方法(Macallon Solution)”的思路是一致的。 讲到这里,这次天柱山之行,有关学校方面的事,就先告一段落。有朋友会想,那你回来,是不是要向大家筹款呀,你答应崔校长要帮他解决这三件事的呀。 谢谢大家的关心。 但,在这里,也要澄清一点,筹款是重要,但在这篇文章的主题,并不是筹款。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
第二部分:由“想要帮崔校长解决三件事”过渡到“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虽然,我是看到一些问题,也想帮崔校长解决这些问题。但,我没有承诺崔校长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不过我会尽我的努力。同时,崔校长也理解我,我目前的状况,是“日食一餐,两碗米饭、一碗蔬菜”。 大家想想,一天就吃“两碗米饭+一碗蔬菜”的人,不要说在香港、在上海,就算是在内地,也应该是属于“帮困对象”了吧,你看看,象我这样本身也属于“帮困对象”的人,还有什么能力去帮其他人呢? |
两碗米饭+一碗蔬菜
有些朋友大概会想,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只吃这么少,现在很多有钱人减肥,也是米饭吃得很少,有些人想要苗条、想保持苗条的女孩子,一天还吃不到一碗米饭,你吃两碗呢! 估计你也是和她们一样,饭吃得少,但补充大量的维他命(维生素)、进补昂贵的健康食品,而且蔬菜也有进口蔬菜,营养价值很高的哟,少吃米饭有什么稀奇啦。 唉,真是拜托这些看得起我的朋友,也可能是怪我,曾几何时吧,有给过大家我是属于“超前、奢侈一族”的印象,实在不好意思。 不过,我现在老实本份了很多。 我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食素的。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日一餐主食,很简单的,两碗米饭+一碗青菜。 吃的米,是超市里卖的,2.5元(香港卖4元)一斤的东北大米,蔬菜就是普通菜市场里的蔬菜,香港稍微贵一点,平均6元一斤吧。每天就算吃足半斤米加半斤蔬菜(事实上,吃不了这么多),再加上早上有吃一个面包,白天会喝多一些水。不定时,会补充一些豆腐、豆桨,平均下来,一般一天也就10元到15元的伙食费。基本没有零食,更不用说什么维生素和健康食品了。(我是很喜欢吃巧克力和饮百事可乐的,现在基本不碰。) 我目前还是在学习中,还没有上升到信佛的高度
每当,我和朋友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或许,我还真不属于坏人(干的坏事,应该也不算多),所以,还能得到不少朋友的关心,在此,一并感谢。 朋友的关心,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你信佛啦?”。因为从大多数人的角度看,不吃肉食、改吃素食,往往都是“信佛”的原故。不过,我好象,还没有到这样高的层次,达到了“信佛”这样的高度。但,确实有在学习中。 我这个人是属于比较笨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悟性不高,爱钻牛角尖,而且是那种钻进去后,钻不出来的那种。有些人,一接触佛,一听、一看,一了解,就明白了,也就“信佛”了。而我接触了快半年多了,目前还在只在学习过程的初级阶段,离“信佛”、“成为佛弟子(三宝弟子)”感觉还蛮远的。 曾经听一位高僧大德讲过,学佛,就好比,是跟老师学习, 你要尊重老师、信任老师; 老师讲的内容,你要自己去学习; 学习好了以后,要有一个求证的过程。你要去证明,自己学习得来的结果,和老师先前讲的,是不是一致?如果是一致,你可以继续再跟这个老师学。如果不一致,那么,你要查找出原因,是你自己学习有误?还是老师原本讲的就是不对?如果你证明发现老师讲的有误,那你还怎么继续跟这个老师学习呢? 接着上述第三点,如果通过自己的学习,证明老师讲的是对的。那么,就需要再考虑一个问题,这样的学习,包括学习得到的结果,是不是符合自己当初要跟随老师学习的目的。这个“最初的跟随老师学习的目的”很重要,只有你通过学习,求证到了老师教的内容是对的,同时,也达到了你跟老师学习的目的,你才可以说是“信老师”了,以后就依老师所说的去做就可以了。否则,假如老师教你偷东西,你也认真、努力地去学习偷窃的技巧,最终,也练成了一身偷窃的本领,老师教的技术、技巧都没有错,但这是不是你最初要跟老师学习的目的呢? 所以,“信佛”,这两个字,不是这么轻易说出来的,至少,要等从我的口中向大家说出这两个字,估计,还有一段漫漫长路。但这不并妨碍我,自发地去遵守一些“佛经”上对“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规劝。比如: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憎、十不痴。 也有人和我说,现在和尚都吃肉啦,你还戒什么戒呀?唉,这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讲得清楚的,就权当是我“蠢”、是我“笨”吧! 朋友们的规劝
另一类朋友的关心是,“你这样做不行,营良不良,会生病的”,谢谢。其实,在“会生病的”这个四个字后面,还有很意味深长的内容。只不过,大家都很有修养、说话很含蓄,不象我这个人,讲话没遮拦,直来直去。直接点说,就是: 生病以后,你会很痛苦,你会很不开心,还要经常去看医生,这样,你活着,就不开心了,我们经常是祝福别人快乐!开心!幸福!没有祝福别人要经常生病、经常去看医生的; 而且,也有朋友帮我从经济学的角度,算了一笔帐,说,你看,你别以为你每天吃得少,就花钱很少。营养不良,把身体搞生病了,你去看医生,还不是一样要花钱,与其花钱看病,不如花钱吃好一点。 朋友们的规劝,都很有道理。其实,我也想吃多一点的,就和大家一样,什么都想吃,肉食,回想起来,也确实曾经很美味。 只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接触“地球环保”方面的信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人类,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要去面对的,那就是到底地球还够不够资源供给我们人类或其他的生物继续长久地生存下去。 有的人会说,这个太空泛了、太遥远了,我不管这么多,只管现在,只要现在我的生活过得好,过得快乐,就可以了。持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事物的两面性
那么,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事物,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到的分析事物的方法,这个应该是属于科学的方法吧!。 比如,我们去追求一位异性,“追不追求得到”都是有可能的。虽然,我们作为去主动追求的一方,需要一些坚持,或者说是执着,不应该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但我们也不能够只抱“追求不到,死不罢休”的单一目标。如果是这种态度,对于一名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士来说,这总归是不恰当的吧。既然说开了这个话题,就再插两句题外话。 况且,如果真的是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应该要学会放手,特别是当你已经尽了你的努力,而对方仍然感觉到和你在一起你并不快乐时(或许,对方在过了若干时间后,还是会觉得你最好,这是后话),这时,你应该让对方自己去寻找他自己的快乐。只要对方是快乐的,你也要学会快乐起来,这才能算是真正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吧! 现在男女的情感,太多地夹杂了“非情感类因素”的交易,如果这类交易,仅仅是限于“性交易”、“金钱交易”,那还好办,还只是停留在肉体或者是物质的层面。可怕的,是,这类“非情感类因素”的交易,在精神的、人文意识的层面,也迅速发展,包括“虚荣”、“面子”、“地位”、甚至是“一个许诺”、“一个出位的言语、行为”,都可以成为情感交易的筹码。 照这样发展下去,从人之本性的情感角度,去真正地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那将是少之又少。就算是遇到一些“执着的爱”,执着的,也未必就是那一份纯真、纯朴的情感。或许,“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更应该适合些吧,哈哈。 地球资源,对佛教经典内容的学习,和《环球科学》
不好意思,扯得有点远,回到我们上面的“地球资源”的话题上来。 对于“地球资源与生物生存”这样的问题,我了解到,在很多宗教的经典里面,都有详细的记载。但,我们现在很多的朋友,特别是现代的都市人,更特别是都市人中的白领群体,对宗教、信仰这一类的词汇,非常感冒,一听到这些词汇,就会和“迷信”、“绝对地服从”、“丧失自我”等等联系起来。 通过我由去年开始,对佛教经典内容的学习和了解,也确实感觉到,至少从佛教方面来说,现在大家把佛教当成迷信,也不奇怪。因为,我们目前能真正接触到佛教内容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实在是太少。 寺庙、庙宇是我们最容易能够接触到佛教内容的地方。以前的寺庙是类似于当今大学一样的学术机构,是一个研究学术的地方。但,现在大多成了旅游观光的景点。我们去寺庙,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说这个庙烧香旺,说那个庙有灵验,这到底有什么理论依据呢? 很多人的态度,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你说,这样的话语,对于有知识、有头脑、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极强的白领人士,怎么能不感冒呢?(再插一句,当前也有不少职场、商界的成功人士在学佛,但如果他们是希望通过学佛,让自己得到一些神通的能力,这个是否值得提倡,有机会,再详细说)。 再回到“地球资源”。不过,就这个话题,就算我们对佛教、宗教感冒,问题也不大,因为,还有科学嘛!科学,是站在迷信的对立面的。如果我们把科学也放弃掉,就一味只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经济、财富、地位、荣誉,那好象也太过分了吧! 我想,白领阶层的朋友们,也不一定同意。 我相信,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能够让白领,这个重要的职场人士的群体,至少有机会暂时先放一下经济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东东,愿意去听一听、去了解一下当今的代现科学,是怎么来阐述“地球资源”这个话题的。 所以,我在之前的飞信群发上,建议大家去看一本杂志《环球科学》,美国《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每个月月初,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出版,大家在报摊都可以买到。今年五月号刊的封面主题文章,就是“修复地球”。 我们的社会,目前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快,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的同时,对我们的生存环境(直接的影响者,就是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污染,也很严重,而且有些破坏,是不可修复的,但这些现象,并不是人人都有目共睹的。 现代人信奉的是“眼见为实”,有人会说,没有看到什么污染呀,垃圾天天有清洁工清理的,都很干净,猪肉、鸡肉、牛肉,天天有得吃,吃都吃不完,有什么好担心的,你就这是“杞人忧天”,活在当下,过好当下,这是最好的,瞎操心什么呀! 相信,持上述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我是三低:学历低、知识面窄、分析能力差,还爱钻牛角尖
唉,写到这里,我也开始怀疑我这个“日食一餐”有没有必要了。 大家都知道,我的学历不高,学校教育接受得少,所以,应该来说,我的知识面也不广,一个知识面不广的人,他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肯定也有限。所以, 发生在一位成功人士身上的坚持,被誉称为“持之以恒”;而发生在我身上的坚持,就归类为“钻牛角尖”,而且是那种“钻进去以后钻不出来的”那个; 如果一位成功人士用诙谐的方式引用一些粗浅的看法,又常常被美誉为“大智若愚”;而发生在我身上,去对一些看似肤浅的问题,发表一些浅显的看法时,就直接被贬为“粗俗、笨、蠢”; 因此,我也希望能有朋友来帮帮我,帮我走出这样的“牛角尖”,让我也早日过上,“大鱼大肉”的美好生活,脱离“日食一餐,两碗米饭加一碗蔬菜”的“苦海”,哈哈。 我前面有讲过一个“朋友观”。自我审视一下,我对大家还是蛮关心的,基本上,大家在周末或节假日,多数都会收到我在飞信上发过来的“周末好!”、或者是“假期愉快”等等的问候,这个是有长期坚持的,不算“钻牛角尖”吧?虽然,不是每一位朋友都有回复我,但当大家见面时,也有不少朋友是当面表示感谢的。 虽然,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减少了很多朋友之间在心灵、情感上的交流、从表面上来看,大家都好象很酷,但从内心的深处,我们每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一份期望被关怀、被关心的渴望。 所以,如果有朋友,能够帮助我解决以下这两个问题,让我能够理解,并且想明白了,那我就又恢复到大鱼大肉的日子啦! (再插一句,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你这一篇东东,到底在写什么,天柱山之行,和你现在写的,有关吗?。不好意思,我虽然读书不多,但小学还是有读的,小学老师教我们写作文,要首尾呼应,所以,请放心,我一定会把它呼起来的,包括目前这一段,也是为本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服务的) 请教问题一:旱灾与水资源
今年内地西南地区的旱灾很严重,那里的人们饮水都很困难。这个,我们大家在电视里都有看到。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大城市里的人们,在节约用水方面,有没有收敛并改善一下用水习惯呢? 深圳目前有不少的用水大户,比如,水疗馆、桑拿馆这些休闲场所。一到周末,这些休闲场所,就雇用面包车到罗湖、皇岗口岸,接载香港人到他们那里去水疗、桑拿、按摩。 在西南干旱最严重期间,上述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不断有新的类似的场所开工营业。做一次水疗或洗一次桑拿,虽然不能说是太过奢侈,但与以下行为相对比: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灾区时旱情时,不喝老乡端给他的水; 水在当地成为一种救命的资源时; 我们如果少做一次水疗、少洗一次桑拿,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或生存吗?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是个别现象,我自己就是从来不去这些水疗馆、桑拿馆之类的场所的。 请大家理解,现在,我所谈的是一种现象,和我们大家都有关的,因为水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没有了水,我和你,包括大家,都是没有办法生存的。 为什么大都市人的生命要如此多姿多彩,还要辅以水疗、桑拿等等的享受,而这些享受所需要的资源,却是而另一部分人(同样是中国人,其他国家的,先不谈)在维持生命方面,都很紧缺的资源呢?我不知道,那些当时一边在享受着水疗、桑拿,一边在看着转播旱灾的电视的人们,他们当时的心情会是如何?我估计是麻木不仁的了。 再和不去水疗、桑拿的朋友们说一下。 我也不去水疗和桑拿这样的玩艺。但这并不是说,“水资源”这件事,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说直白一点,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买回来的菜,总是要洗的吧?我们吃过的碗筷都是要洗的吧?如果从市场买回来的菜,我们不洗,是不能直接吃的,因为,我们的身体无法承受。 所以,为了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不得不要用水洗菜,这一点,真的没有办法。那我们这个洗菜用掉的水量,如果放在旱灾区,那是什么概念?我想,你如果是在那里,就算也要洗菜,那你是绝对不会象现在洗得那么仔细的,用的水,也肯定比现在用得少。 不要把焦点集中到水疗、桑拿上,这样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我们需要从自身检讨做起,如果说上面洗菜需要用水,那是没有办法,那么,洗碗需要用的水呢?我们洗手需要用的水呢?(我们不可能不洗手而直接用手去抓饭、菜吃的) 如果,有想到我刚才提出的这个问题,想想我们洗碗用的水,洗手用的水,等等,如果是在旱灾区,那会起些什么作用,这样,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节约了。 请教问题二:都市人的消费循环
我们大都市的人,普遍压力都很大,现在有“房奴”、“车奴”、“孩奴”这样的新名词。今天(2010年5月10日),我在写这篇文章时,QQ新闻栏又冒出这样一则新闻标题“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逼近社会容忍‘红线’”。具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展开的,但过去两个月,发生的一系列,伤害校园儿童的案件,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 我想说的是,我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比如说,一个3,一个9,它们俩的平均数就是(3+9)/2=6。(聪明吧,小学教的内容,我都还能记得) 那么,对于这个贫富差距,如果把一个“贫”,一个“富”,求和一下,再除以2,这样,不就大家都平均了嘛!我知道,这个是无法实现的。 但,问题是,为什么“无法实现”?因为,在目前的舆论导向及社会价值观的走向上,是很难把已有的较高水准的生活朝降低化去发展的。 以前,七、八十年代,人们结婚,也需要筹备几个大件,好象是缝纫机、五斗橱之类的,这些东西,在当时,也算是高价的了。那时,也有人很穷,穷到连老婆也讨不起。不过,就这些大件来说,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投资,它产生不了后续的很多费用。 但现在不同了,拿房子和车子来说,这是现时白领阶层的基本配置。还没有房子和车子的,首要目标,就是先要有首付,然后,再慢慢每月还贷款。 已经有了房子和车子的,不要说每月还贷款,就算是不需要还贷款,每月,还有不少的物业管理费、车库的停位费、开车使用的汽油费。然后,偌大一个房子总会有家电吧、夏天要有空调,厨房要有冰箱,彩电要买平板的,冬天浴室要装浴霸,这些,都要用电,因此要付电费。 为了应付这些生活的需求,那得工作呀 、赚钱呀。加上,如果还有一个小朋友,或者打算要生一个小孩。况且现在小孩的成长,也是大人之间攀比的游戏。所以说,都市人的压力怎么会不大。 压力大了,怎么办?减压呀,于是各种各样的减压方式又层出不穷。女性的有美容、SPA,男性的有按摩、桑拿,还有男女都适合的K歌、蹦迪、旅游等等娱乐活动。当然,这些都不是免费的,是要付钱的,所以,一边在减压,一边在想尽一切办法赚钱,实在是辛苦。 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 问题二的延伸:是不是该这样去享受?
有人会说,我们是付钱的,付了钱,我们理应得到享受,这是天经地义,有什么问题呀。 甚至,还有人会说,你没有看到我们也很辛苦的一面,每天都要挤公交车上班,无休止地加班,在公司为了保住这一份饭碗,还要看老板脸色,忍气吞声,还有些女同事遇到一个咸湿的上司,退不也是,进也不是,一不小心失去了一份工作,房子的还贷,汽车的还贷,还有小朋友的学费……我们也不容易呀。 花钱买享受,减压一下,怎么着啦,得罪谁啦! 阿弥陀佛!我讲不过了,只能搬这句佛号出来,大家静静心,不要太激动。 花钱买享受,这在商业经济社会,是一个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本身是没有错的。在这里,我们也不讨论那些所谓的不道德、不合法的交易,全当是合理、合法的交易行为。 关键是,在于这些行为,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很正常,很合理的行为,比如,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有一间宽敞的大屋,有一辆出行便利的汽车,添置一些电器,花钱去做个SPA、桑拿,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精神,也消除一下压力带来的疲劳。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这些行为,无形中,都是在消耗各种各样的资源。依“科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这一原理,我们消耗了这些资源,换取了我们的享受。那我们的享受,怎么样再转换成这些资源呢?如果只顾享受,而不顾这个资源的再生,那资源总是会有被用完的时候,那到时候怎么办? 有人会说,“哎啊,不用去管这么多,资源、总归会有的。”是呀,我也希望这些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持续存在。这又要说到本人学历低、知识面窄、分析能力不强了。我分析不出,这个资源为什么可以持续地来供给我们享受呀! 所以,我现在一天就吃“两碗米饭,一碗青菜”,但我还是想不通,我为什么可以,用我每天的工作换来这“两碗米饭,一碗青菜”,而且可以持续地换下去。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全世界都处在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肆虐、耕地被侵蚀等灾害。 怕死?(加插一个保险常识)
也有人会说,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两碗米饭,一碗青菜”也不要吃了,反正你想不通嘛。是的,我也有考虑过,但是没有办法不吃,否则肉身是要死掉的。 有人会笑了,哈哈,你也怕死。唉!遇到这样的顽辩,我也无语。 只是,从学佛的角度,在佛经上不允许自杀。(因为从佛经的角度,是没有生死的。这个,在这里不说了。想要知道的,可以直接来问我) 有意识地不吃饭,而让自己饿死,属于自杀。 在这里讲一个保险常识,正规保险公司的“寿险”保单,一般有一个自杀的冷静期(一般1至2年),过了这个冷静期,就算客户自杀,保险公司也会赔偿保单的保额。我所购买的保险,我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内地、或是世界的其他地方,只要有合法的证明,证明到我死亡,包括是自杀,全部都是可以赔偿的。(请大家不要怀疑这句话,我在香港的保险业界已经四年了。) 所以,我连自杀的赔偿都已经做好功课了,还怕什么死呢?既然佛经说,不让自杀,这也是说明学佛是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不是蛮好嘛。 还有必要来和我讨论“怕不怕死”的问题吗? 重要的,不是我“怕不怕死”,而是那位笑我“怕死”的朋友,你有没有做好死的准备? 你死了,但你是否有足够的保险赔偿给你的家人?如果你是自杀的呢?有没有的赔偿的?先把自己的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再来看看,是否有必要来笑我,哈哈。 所以,我就先维持一个基本的身体需求,两碗米饭,一碗青菜,适当补充一些豆制品(豆浆及豆腐),直到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个结果了,再看,要不要调整。 其实,我很希望学历比我高、知识面比我广、分析能力比我强的朋友,帮帮我,让我解开这个疑惑,这样,我又可以打开肚皮,去吃那些美食了。 好,第二个问题,谈到这里,也结束了。第一个问题,是谈节约资源,第二个问题说的,其实是降低消费。 |
第三部分:回到“想要帮崔校长解决的三件事”上来
有些朋友,或许会看得迷惑了,你这篇原名叫做《天柱山之行纪实》的东东到底是在讲什么呀… 到目前这里为止,这篇文章,只写了二分之一的篇幅,大家可能会感觉到,你写“天柱山学校的情况”的内容并不多。包括以下的这些内容,粗看起来,好象与学校的事更无关。 但,等你看完全部之后,相信你会感到这些还是有联系的,而且是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然,如果你说,太长了,没有心思看下去了,那只能对不起了,只能怪我不会写作文。以前写作文,我们的语文老师曹老师,很少说我写得好的。唉,“三低”嘛!能写这么多字,不错啦! 不好意思,简单谈一下我的职业。我的职业,除了保险经纪以外,占据我工作时间更多的是,项目管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任何的现象、理论和沟通,都要落实到行动上。并且,对这个行动还要有跟进、检查,看它是否符合原定的计划与目标。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那就要想各种方法,把它纠正到正确的目标方向上去。 所以,请大家放心,我不会跑题太远。
|
崔校长的理解
回到我和崔校长谈及的三件事上来,前面我已经说过,我没有承诺崔校长,一定解决这三件事,但我会尽努力。 崔校长也知道我的情况,“日食一餐,两碗米饭、一碗青菜”。相信崔校长也会看到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 如果对一个“日食一餐”的人有过高要求的话,那对于更多的“日食三餐,大鱼大肉”的人,是不是要有更高、高、高、高的要求呀。 况且,崔校长也非常有人格魅力,除了能令他手下的那一拨的老师愿意为他卖命外,也有一些企业家,比如合肥的崔总(虽然和崔校长同姓,但不是亲戚),深圳的余总,还有香港的一些NGO团体,也在从各方面帮助崔校长搞好学校的工作。我只是看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但有更多的,是我还没有了解的。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崔校长和其他的热心人士共同去解决。 真正的解决问题的人,是崔校长,我,最多算是一个热心人士。 不过,真的是有很多位朋友,在收到我去天柱山的短信后,回复我,表示希望有机会,可以一同参与一下这样的活动。在此,我要对这么多位朋友,再次表示感谢。 我向来是一个麻烦的人
我向来是一个麻烦的人。也不是说,我爱搞麻烦,是因为牵手朋友一起去做这样的涉及到金钱和物资分配的事情,我感觉到我有很大的责任。特别是我这个牵头人:(也可能是我臭美,请大家不要介意,哈哈) 我要对受助方和捐赠方都要有一个交待的责任; 我目前在学佛,我当然,也希望我的朋友作为捐赠方所做的这一件事,除了对受助方有帮助外,也希望对我的朋友,也有最大程度的帮助; 所以,我必须要写篇长达3万5千字的东东,把这个概念性的问题,讲清楚。 作一个伏笔,大家不要以为,讲清楚了,就一定是可以办得成功,这是不一定的。真的,你们看完我下面的内容,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可能,原本想成为捐助者的朋友,在看了我这篇东东后转向不捐了,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我,也无怨无悔。 因此,我要再三强调,我是很坦然的、很轻松地和大家来谈这个事情,去帮崔校长解决这些问题,我会尽力,但我没有那种一定要办好的压力。 办公设施的问题已经解决,要介绍一下阿海
先说一下,办公设备方面的事情,我4月26日从天柱山回来,绕道广州,就是为了和阿海碰一个面,和他当面沟通一下,然后,他表示这一部分,可以由他来主要负责,到5月24日,二批共3台HP激光打印机和2台EPSON的扫描仪,已经送达学校,并且已经在正常使用中了。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阿海,我和他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在99年认识的。10年多了,但我们俩除了2000年前后,在工作上的电话沟通比较多以外,实际的面对面,坐在一起的时间,连包括工作上的沟通,总共不超过两天,在一起聚餐,也只是2003年那次。03年过后,我们直到去年才有一次见面。 但我们每年过年都有相互问候,加上我有一个习惯,在没有人逼我的情况下,我基本上每年圣诞节,都会有写一份当年的个人总结给大家。(你们看,我傻不傻,一般人写年终总结,往往是因为公司或企业要求的,像我这样自动 自发的,恐怕只有“三低”人士,去干的了。) 相信,收到我这个总结的朋友,不在少数。所以,他也知道我的很多情况。在07年圣诞的小结中,我有提过“助学”这件事,当时阿海就有回复我,表示他也有这一份心,看看有没有机会一起参与一下。但当时,机缘不成熟吧,哈哈。 后来08年的汶川大地震,阿海又主动问到我参加的助学学童有没有需要支援的情况,但当时的天柱山还是蛮安全的。之后阿海联络他的几位朋友和同学,自己去搞了一个助学的项目,只是在执行中遇到很多他们没有预计到的困难。那时阿海有和我谈起这些事,由于我从01年就开始有搞一个云南红河洲一所中学的助学项目,中间也遇到一些波折,算是有一些经验吧,所以阿海沟通过。 直到这次通过和余老师的接触,我觉得学校很好的执行能力应该是和学校的领导层有关的,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层的支持,要下面的老师有如此大的执行力度是有困难的。所以,原本是约了阿海一起去天柱山,但后来由于阿海工作的原因未能成功,但他和我说:“如果你到那边看到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是能够把我们捐赠人的要求执行到位的,那我们就从天柱山开始做吧。” 所以在阿海和学校之间,一方有意愿去帮助他人,另一方也确实有被支援的需要,我作为中间人,能够帮他们起这样一个桥梁的作用,也算完成了一个项目经理应该要做到的沟通这一本份工作。 同时,我更想说的是我和阿海——大家作为朋友,我也想为捐助方和朋友做点什么,而不只是单方面帮助学校。这一点是我写这么多字的文章给我的朋友们的最重要的原因。 “得福报”和“积功德”
由于我学佛的因缘,我明白到了“得福报”和“积功德”,是两件不同的事情。福报,只要大家多做善事、好事、存好心、做好人,包括看到一名乞丐,给他一些零钱,这都可以为大家带来好的福报。 但如果要为自己积功德的话,就不只是这么简单了。“功德”是要和个人的一系列的为人处事的行为相挂钩的。 据我对阿海的了解,阿海是属于相当本份的人,这一点可以从他对他的员工的仁慈方面可以看出,在08年金融海啸之后,他的公司也经历了一段较困难的时期,但在这个时候,他对待是否要裁员这件事上,是非常慎重的,最终采取了极为稳妥的方式来解决。 同时,据我了解,阿海不嫖、不赌,生活也不奢华,和他太太两个人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虽也有一些令到他们夫妇烦恼的事情,但他们也在想办法解决。 我作为阿海的朋友,我也很希望能帮助到阿海夫妇。从物质的角度,“两碗米饭+一碗青菜”的人,是没有什么能力的。但从我学佛的角度,我想阿海有这样的一份心意和行为,加上阿海自身的条件,应该有助于增加他的“福报”和“功德”。阿弥陀佛! |
第四部分:由一位男性朋友的“助学观”谈开去
我在从天柱山回来的路上就接到过不少朋友的电话,其中好几位都很慷慨地让我报一个具体的数字,以便他们打款过来,一起参加这个活动,但都被我一一劝说,表示到让他们看我这篇原定名为《天柱山之行纪实》的文章后再讨论具体的操作。并且我还带了一句,可能你看完了就没兴趣再参加了,哈哈。
|
要捐的钱不多,我少出去“玩”一、二次就够了
其中,有一位朋友,最近几年,事业发展得很好,人也很年轻,脑子灵活,钱赚得很容易,他能主动有这一份心,来参加助学活动,当然是很好。不过,我同时也知道,他是一些风月场所的常客,据他所说的,和他要好的女孩子的编号已经从1号编到17号了。 但就我对他的了解,他也不是坏人,做生意的手法,也没有故意地去“坑、蒙、拐、骗”,在家里,也是一个孝子。 他那天在电话时问我需要多少钱参加这个助学活动?我说不用多,因为我的想法是让大家重在参与而不在于钱的多少,光靠一二个人、一二次的捐赠也不是一个长期的做法,如果能多一些人使各自承担一小部分,并且能有一个长期的运作才是我的想法,也是学校方面所需要的。 于是,他说“这不多,行,没有问题,我少出去玩一、二次,就够了,哈哈,你到时通知我吧。” 我所担心的,就出现了,正是这一句话。 我能理解他所说的“玩”是指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一笔钱捐出来,相信他也是出于对山区教育和学童的关心和爱心,更是一件好事,对于学校来说,在几百个学生等待着各方面支援的情况下也是很有需要的。 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和崔校长说过,我希望一方面我的朋友们能够帮到学校和学生,但另一个方面我也希望我的朋友们能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也有一些促进和帮助。这也是我想要做的。 再来看我上面的这一位朋友,捐出“少去一、二次风月场所的支出”,来参与这个助学活动,对他有什么帮助呢? 我暂时,还看不通,但, 既然他能有心去帮助远在山里的不认识的学校和学童,至少在他的人之本性中表明他有爱心。同时我也知道,他做这个事情也不是为了要给自己图什么,或者是谋求什么; 不过,不知道,他能不能把这一份关心和爱心的对象,再扩大一些?可能,不需要去到天柱山那么远,最好离他自己身边的生活或工近一点。比如,就是他经常要去的风月场所,他所经常接触的那些女孩子? 风月场所女性话题一:比较
一提起风月场所的女性,绝大多数的人(无论男女),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唉,时代在变,我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 有一家国际知名的会计业界的公司前几年在中国也拓展了不少业务,由于名气大,同样一份会计报表,由他们公司做出来的收费出奇得贵,所以公司员工的薪水也是相当高,而经理主管级的薪水更高,一个普通的经理就有几十万年薪,还不包括其它福利; 08年金融海嘯后,会计业界大受重挫,这家知名大公司,也是一样,企业毕竟还是务实的,当企业支付不了昂贵的会计费用时,自然也就找具备相同功能的其它小公司去操作了; 09年下半年,这家公司在经历了一次次主要针对底层员工的裁员后,仍抵不住公司的颓势,不得不要对经理级员工开刀了,结果,有内部员工报料给我,在他所任职的分公司,能留下来的经理级员工,几乎都是和他们老板或合伙人是“有一腿”的(由于会计专业的原因,这家公司90%以上的员工,是女性),或者就是有其它背景的。后来,他又告诉我,不只是他所在的分公司是这个情况,其他省份的分公司,也都是类似的; 08年新创刊的《第一财经》杂志,曾经有一期专门报道过这家公司的女职员。我记得当时对她们的描述是“时尚、高贵、出入打扮的衣服行头全部是LV,GUCCI等名牌,她们的男友或老公都是非富即贵,当年轻的小白领们还算计着到香港购物怎么便宜时,她们,已经是往返巴黎、伦敦航班上的常客了,马尔代夫,是她们常去的休闲地带”。当然,她们工作起来,也是很忙,通宵加班是常事,但我也计算过,她们一旦升到经理的职位,一年中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她们是在悠闲的度假式工作状态中度过的(这是由于会计制度的原因),但每个月还是至少有三、四万的月薪可领取。 • 现在要面临失业了,一下子没了三四万的薪水怎么办?怎么去支撑LV、GUCCI的名牌行头?她们所购置的物业也不是一般老百姓的普通住宅,她们的小孩所受的教育也不是一般的普通学校。当然,她们还有非富则贵的男朋友或老公。一下没有了每月固定的三四万,她们日常的高消费生活也真是会困难不少,平,她们不会去莎莎买化妆品,买一件最简单的工作时穿的白衬衫也至少要400多,每周一次的SPA是固定支出,还有健身、泡吧的支出,加上吃的,保养的、美容的,这些实在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所以,我是相信,她们是很需要这么一份年薪几十万的薪水。不过,我有了解过她们的工作内容,如果是交给一家普通的会计小公司去做的话,只需她们五分之一的收费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更低。因为,小公司的公司营运成本也要比她们大公司低很多、很多、很多; • 我一直有和这个会计行业的朋友(无论男女)沟通,我经常问他们,你们的职业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他们很清楚地回答我六个字:“三六九,抓现钞”,还有就是把这个工作当作是一次经历、一个跳板,去国外或者会找到一个有钱的男朋友、老公。(因为她们的工作也都是和大公司的管理层接触) 风月场所女性话题二:她们的需求
好了,又扯开了一点,回到我们上面讲的风月场所的女性,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去看这些女孩子时,那,那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能满足自己(或自己小家庭)高消费欲望的薪水,而和老板、上司“有一腿”的职场女性,我们又应该怎么看呢? 如果你没有对这两大类的群体去调查Research的话,请先不要自主地发表意见。 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在风月场所工作的女性的收入不一定低过在Office工作的白领,她们的穿着看起来也很时髦,但和白领不同的是,她们的消费(化妆品、服饰、日用品等等)大多是路边的地摊货或是A货,不像白领追求的都是以名牌为主。 (不好意思要说明一点,在写这个文章时正好遇到北京“天上人间”被查封,在那里工作的女性是绝对的高消费,这个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我们讨论有普遍性的现象,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这个中间部分是要占大多数的,才是我们要去关注的。“天上人间”太高端了,哈哈) 她们很需要钱,也很看重钱,也很节约用钱,为什么呢?因为: 她们知道,从事这样的行业去赚钱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她们不可能用赚来的钱去买奢侈品,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希望趁年轻、有资本时赚足一桶金,然后就去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她们必须很节约; 另一个令到她们很节约的原因,是不太为人所知的。据不完全调查,至少50%-60%以上的这个群体的成员,都有养家的压力。她们这个“家”的概念,往往是一个“大家”,而不是我们白领所意识中的“自己的三口之家的小家庭”。 她们这个群体虽然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工作,但她们大多来自内地农村或偏远的山区,她们的家乡大多很穷,这个穷的概念也是我们很多从小在都市长大的白领朋友们所不太能了解的。我们的都市白领讲到孝敬父母,可能会考虑给老人家买点补品、陪老人家去哪里旅游一次。但她们所理解的“孝顺父母、孝顺家人”,是她们的家人(包括父母、有些还有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小孩)等着她每月寄钱回去以开锅下米。如果说“开锅下米”,有的人听不明白,或者认为没有那么穷吧,那说不定是她们那个“大家庭”等着她每月寄钱回去作日常生活开支。 • 而且她们还不能和家里人说自己是从事这样的行业,大多都说自己是在公司里呀,有一个条件比较好的男朋友呀等等,免得家里人担心。但这样一说反而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家里人觉得你在大城市生活蛮好嘛,那就再多帮家里一些吧,于是她们中间的很多人只能拼命地在这个行业内赚钱,希望能满足家里人的需要。 爱心需要扩大
写到这里在,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和事实不符,那没有关系,你自己去了解一下。 就好像我去做助学活动,我自己也要去天柱山实地考察并和崔校长等人沟通一下以了解实际情况,然后我再考虑有什么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援的。 好,再回到我的那位“风月场所常客”的朋友。(他也一定会看这一篇纪实,只是,我没有必要说出他的名字吧,哈哈。) 作为崔校长,崔校长身后有着几百个学生等着各方面的支援,崔校长欢迎每一笔,出于对山里教育和学童关心的、爱心的善款。 但我作为是他的一位朋友,(更确切地说,是一位已经在学佛的朋友),再加上,如果这件事是因为我而促成的话,我很希望,他所做的这件事,不只是能增长他的福报,同时,也能让他重视“功德的积累”。“功德的积累”不只是捐捐钱、捐捐物,这么简单,所以,我要把这篇文章写得那么长,是希望可以把这个道理说清楚。 如果我这位朋友能依我之前所假设的把这一份对山里教育和学童的关心、爱心扩大一些,也许不必到离他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地点太远的天柱山,而是只要在他生活和工作的周围去看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提供哪些资源去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和事,这也是很好的 插一句,就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民营),又发生一起砍杀幼儿事件,造成7名儿童死亡11名儿童受伤。发生惨案的最根本原因,是在社会转型矛盾纠纷集中的今天,部分底层人物的生活得不到满足的现实。这是自3月23日的“南平惨案”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小学和幼儿园发生的至少第6起惨案。 我在这里对这6起惨案不多作评论,相信大家自己都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回到我们这个文章的主题内容上来,如果我周围的朋友能有一份心去关注天柱山的助学项目,那么请先静一静,观察一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是同样可以用“对天柱山的一份热情、关心和爱心”去对待这些近在咫尺的人、事、物的。 我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大家全部都向天柱山捐款、捐物,我会用我的方法,尽力帮崔校长去解决那三件事。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天柱山这边,我们就不参与了,我们看看自己周边有什么事,是我们可以帮助的吧!”――很好啊!真的很好,我08年搞“小刺猬社区”的目的,就是:倡导以“专业、务实、积极承担”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我们周边的人和事,还有,我们的社会。 关键是,我们自己真的要实际去做,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想法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捐赠”
我在这篇文章中多次提到崔校长,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的,而我此次亲自去天柱山实地考察情况,是以一名“项目管理师”的角色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如果这个时候还说我三低<学历低、知识面窄、分析能力差>,没人会相信我,哈哈),崔校长是一名合格的“项目经理”,并且他带出了一支非常团结、高效的项目团队,能执行好大家提供的各项援助资金和物品,使之切实落实到学校的教育和学童的学习上。 所以,我这一次在石龛小学和当地的老师们一起沟通时,我就提出这样的观点: 从表面上看,我们捐赠人通过捐款、捐物去帮助山里学校和学童,但实质上,这样看是不是全面呢? 可不可以说,是崔校长和他的团队,帮助了我们这些捐赠人,把我们的资金和物品落实到了有实际需要的地方。 • 因为我们捐赠人不是经常在天柱山呀。我此次也是这几年来第一次去,而在我所参加的对天柱山学校的捐助团体,最多的也就去了2-3次,还有很多一次都没去过。 • 所以,我们捐赠人不应该老是觉得高高在上,“我有捐款、我有捐物”,似乎很了不起。实际情况是,我们在捐款、捐物后,崔校长他们花了更多的精力、时间和努力帮我们去执行,以落实这些款项和物资。 反观我们捐赠人,有多少是有实地去做这些落实的工作呢? 所以说,“功德”是要你自己实际去行动、慢慢积累起来的,“福报”,你只要存一份善心、做一个善行,就会有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么烦,那我不要“功德”,我只要“福报”就可以了。 阿弥陀佛! 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得清楚的,我现在也还没有能力,用善巧的言语或方法,来告诉大家。只是,如果大家能认同,并且能够理解到,我写这么长篇的内容和大家沟通并没有存坏心,那我就很满意了。 给我这位男性朋友的建议
再回到我的这位男性朋友,如果从作为一名“风月场所的常客”,一下子变为“从此绝迹风月场所”,这也不可能,也做不到,我能理解。但我想劝这位朋友,能否尽量少去。既然你有经济能力,并且愿意少去玩一、两次,然后把这个钱拿出捐给天柱山,那么: 首先,请你不要有那种少玩了一、二次,反正我有钱,我要去补回这一、二次的补偿心态; 在你看了这一篇文章后,下次当你再想去做一回“常客”前,请先仔细想想,如果把今天出去要花的这个钱花在其它地方,是不是更有意义呢?这个需要你自己去想、去考虑,此时就是你在为你自己累积功德; 如果真的要去,那我希望你把我上面文字中对“在风月场所中工作的女性”的那一篇调查再看一遍,或者把它打印出来随身带着。你到那里以后可以问问那些和你比较要好的女孩子,从1号到17号,我敢肯定,她们中间一定会有为了养“大家”而从事这个行业的。如果是这样,你再去和她们多些沟通,把给天柱山的这一份关心也用一些到她们身上。如果你真的把这一份关心用在她们身上后,她们会给你更加真实的答复的。我相信,当你收到这些真实答复的信息后,再和她们从事亲密行为的兴趣会大减。 如果你说,你是很冷血的,去风月场所的目的就是花钱买享受,其它的不管。那我相信,你就不会主动打电话告诉我要参加天柱山这个活动了。因为你打电话给我了,所以我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虽然荀子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恶”,在国外的宗教中也有“人有原罪”的说法,但碍于我是“三低”人士,这些理解不到,哈哈。 |
第五部分:写给女性朋友
好了,上面先后介绍了阿海和一位男性朋友,相信,这一次可以帮助到天柱山的,应该还会有一些女性朋友,所以,我也想和女性朋友说几句,因为上面这一位男性朋友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至少在我目前所认识的女性朋友中,还不存在有类似“喜好”的,哈哈。所以,上面这个例子,对女性朋友,并不怎么适用。 那么,如果女性朋友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让自己的“福报”和“功德”同时都有帮助,有哪些需要注意呢?(以下内容,所表达的寓意,也是适用于男性朋友的)
|
“一套女性内衣”=“100条男款内裤”
我有认识不少在企业内从事管理工作的女性朋友,她们中间也有在我天柱山回来后,用短信或电话和联络,询问如何参加天柱山活动的。 作为一名职场女性,日常的仪容仪表当然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场合,她所代表的不单只是她自己,也代表了她所在的企业对客户及外界的一种尊重和友好。所以,我也有机会经常帮几位女性朋友从香港带一些化妆品回内地,据说要比国内便宜和正宗。 无论怎样,化妆品就算再贵,还算是需要的吧。 虽然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男士专用的化妆品,给男士又多一个消费的途径,但我是不用的。而且我连洗发水都免掉了,为什么?我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是光头了,短短3毫米不到的头发还用什么洗发水嘛!所以,鄢同学很早就说我,“哎呀,你真省,连买洗发水的钱也省掉了……”。 我想和女性朋友,探讨一下,如果化妆品是有需要买好一点的话,那女性的内衣,有必要买很贵吗? 有一位做企业高层的女性朋友,平时的穿着一向很有风格和品味,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时,我听她对其女朋友谈到,她的每一套内衣至少都是500元以上的。我一听就说:“那么贵呀”。她笑我:“你又不买内衣你不知道,比这贵的还多得是呢!”于是,我们就聊开了。 我说,“你知道,我买内衣多少钱吗?”,这一句,引得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我没理,继续说下去: 我们男人的内衣,在布料的用料和做工上,是要比你们女性少一点,因为我们只有一条内裤,不需要文胸; 我买的内裤,也是在正规的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因为这个关系到个人的卫生和健康。在超市里,经常有促销装的,放在花车中,三条合在一起成为一包,15元一包的,我买的就是这一种; 15元三条,每一条5元; 我这个人,还比较讲卫生,有天天洗换,我估算一下,买四条内裤来作为平常的换洗使用,正常可以穿两年,两年以后,不再使用。如果用500元去买这15元一包的,可以买100条,按每2年用四条,可以用50年; 如果我寿命长一点,我这位女性朋友,买两套内衣的钱,就够我买一世的内裤穿了,还有多余的,哈哈; 我再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女性的衣着需要因不同的场合和需求,而有千万种的变化搭配,穿在外面的或许真的是有很多原因,因为有很多不同的人需要看嘛! 但内衣不同呀,你不可能穿着内衣,满大街走吧? 来看你内衣的,一般来说,就是那么固定的几个人,正常的,就一个,你的男朋友或老公,现在关系复杂了,情感多样化了,就再多算一、二个吧,也就这么几个了,如果要看的人真的要超过七、八个,或者达两位数,那已经不正常了(除非你的工作,就是需要穿着内衣进行工作的)。 当然,我也认同穿着内衣需要健康、卫生、合身,路边摊贩有卖15元两套的女性内衣我也有了解过,这样的内衣纯粹是乱来的,会害人的,穿不了多久,搞不好钢丝就跑出来伤害到身体。所以绝对要反对买路边15元的。 “情调”、“审美疲劳”和“中阴身投胎”
但500元一套,是不是也太贵了。可能有人会说,“你不懂,这叫有情调!” 不好意思,我这个人虽然是属于“三低”,但本人很好学,所以你说我不懂,我就不服气了,要和你理论一下: 我认同夫妻和正常拍拖中的男女之间是需要很多的情调去促进双方的情感沟通,适当款式的内衣能增加这方面的感应,以增加生活中的乐趣,这是正面的; 但我们要去调查一下,购买高档内衣(包括男性高档内衣)的,究竟是怎么样的消费群体,她(他)们购买了这些内衣是作什么用途? 就好象大家在网上可以查一下,中国的奢侈品,到底是谁在消费?大家看看,谁在满大街开名贵跑车,其实,大家自己心里是有数,只是大家学乖了,事不关已,也就懒得去理了; 据调查显示,经常购买这些高档内衣的人(无论男、女),大多都是有多样化的情调需求的朋友,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新鲜和感官刺激。就象那部《手机》的电影中的台词,“老面对着一张脸、一个人,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为了不产生“审美疲劳”,所以,他们经常要去换脸、换人,于是,高档内衣是在关键时刻,向不同的脸、不同的人去展示自己最美丽、最迷人的武器之一; 我可以认同并理解,特别是到了那种意乱情迷的关键时候,突然,出现一条皱巴巴、松沓沓的超市里卖的五块钱内裤,那绝对是大煞风景,绝对没有情调可言的; 讲到这里,好象是我理亏词穷嘛,哈哈!主要内容还在下面; 就“这样的情调”而言,我想从另外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当然,我自己还没有能力可以说得清楚,所以就引用一位当今我国国学和佛学界的泰斗--南师怀瑾老先生,老人家在他的一本书中的内容,再结合我前面有向大家提到的,美国科学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同步月刊《环球科学》(每个月月初出版,在报摊都有卖,15元一本)中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大家来聊一聊; 我们晚上,经常会有做梦的现象,这时候,我们最初的那个由精子+卵子结合而组成的身体,已经休息了,在那个时候,是不会随着我们梦境中的现象,实际地去动作的。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不是应该由:我们这个夜间已经休息的身体,和正在做梦的意识,两方面组成的呢? 这个是当今科学正在研究的“生命科学”的课题,我在前面有讲过,我们分析事物,总有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就先假设,是由“精子+卵子+意识(先用这个词代替一下)”组成的; “投胎”这个词,尽管好像还没有成为科学术语,但大家也熟悉这个词,知道这个词表达的是人死了以后要投胎再成为人(是不是成为人,还是成为其它的物种,我们这里不讨论,就当作是大家普遍理解的投胎做人吧); 好了,既然是“精子+卵子+意识”才组成人,那我们知道我们的性行为只产生“精子+卵子”那“意识”在哪里呢?这个“意识”,通俗一点说就是类似死去了的人的灵魂,佛家叫中阴身,就是人死了以后还没有投胎前的那一段时间,也可以称它为鬼,但佛家的正宗叫法是中阴身; 南老先生在书有这样描述。因为中阴身是想投胎成为人的嘛,所以他们一旦看到有“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机会,他们就等在那里啦! • 你们不要以为,把酒店或者哪里房间的门一关就只剩下你们两个,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里,但同一个三维空间也是N多个不同维的。所以,当你们在从事着有可能使“精子+卵子”相结合的工作时,或许有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成千上万、上亿个不同的中阴身在一旁焦急地等着投胎的机会啊! 这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朋友会笑着说,哈哈,你放心吧,他们不会有机会的,我们现在的安全措施做得可好了,有安全套,还有安全期,他们没有机会进来的! 阿弥陀佛!问题,就是在这里啊! • 你想想看,你们让他们进不到“精子”和“卵子”中,失去了做人的机会,他们会不会恨你们?再想想我们现在的人如果吃了一点小亏,比如在公司加薪时没有被加薪,或者加得比别人少就感到憎恨不满了,对吗? 那你想想,那么多,无穷无尽的中阴身,本来他们以为是有投胎机会的,但你们用你们的保护措施,不让他们有这个机会,他们会不会记恨你们啊? 如果为了这么一份所谓的情调,为了那一刹那的快感、那几秒钟的高潮,去和这么多的中阴身去作对,值得吗?我想,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一刹那的快感和几秒钟的高潮,还真的是那么舒服? 如果不需要这样的情调了,500元的内衣还有需要吗? 500元,可以帮助山里的学校、学童做很多事情啦......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每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很多朋友都说,怕了,不要再讲了,哈哈,我们再回来; 那有人会说,这么可怕,那就不要有性行为啦。 并非如此,我们不说佛家了,说孔子。 孔子有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当然,这个“大”,是指“重要”,不是说,我们可以乱来、可以放纵。我们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句话,可以这样认为,“吃饭”和“男女之间的性关系、生理上的交流”都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在西方的马思洛心理学中,也是把性需求放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弗洛依德对此研究就更深了,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但孔子说这句话,秉承的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和“传统的伦理道德”。因为儒家和佛家不同,儒家还讲一个“传宗接代”、“子孙繁衍”,这个必须要借助男女间的性行为才能继续。但在“儒家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内容中,有没有我们上述所探讨的这一种特别的“情调”呢? 有人说,有!诗经中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果这个“逑”字,换成“求”字,那就对了,可以理解为“凡是漂亮的女子,男人都想要得到”。可惜,“逑”并不是“求”字的繁体字。大家可以上网去查一下,“逑”字的意思(“逑”同“仇”)。免得我这个“三低”人士,在这里胡乱卖弄,哈哈。 有人不明白了,虽然是没有这种“情调”,但只要进行性行为,还是会引到中阴身来投胎呀。有这样想法的人,是被我刚才的那段话,吓坏了。不用怕。 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人贵在真诚、坦率。中阴身,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这九个字,不是我想出来的,你们可以从当今的“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去找到。他们在不同维次的空间,他们也有他们的规则、规矩。 还有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就是大家习性差不多的人,会比较容易集合在一起。好了,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如果,你以“君子坦荡荡”心态去从事夫妻之间、拍拖男女之间的生理交流,那就算在你们身边的中阴身,也应该是怀有“君子坦荡荡”这样的心态去对待“投胎”这件事的,就算投不到,他们也会用一份平常心去对待,等候下一次的机会。 但,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种“情调”,我是想象不出,参与其中的朋友,会是以一种“坦荡荡”的心态去进行这种“情调”行为的。虽然,我们目前的社会,对此,是有一种默认、回避的态度,大家不愿意去理这个事,但毕竟,还远远、远远没有到可以将这种“情调”的行为,进行“大张旗鼓”地去宣扬、去提倡的地步,所以,你是没有办法“坦荡荡”起来的。 既然你没有办法“坦荡荡”,那么,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你所感应来的中阴身,也是 “非坦荡荡”的一族,而且,你还保护措施做得那么好,人家要投胎,你偏不给人家投,那么,这一拨“非坦荡荡”一族,会怎么想你呢? 你有必要以这样一种“非坦荡荡”的方式 ,为了获得那一刹那的快感、或者那几秒钟的高潮,而去得罪那么多,也是“非坦荡荡”一族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吗?那真是无穷无尽啊! 成熟、理性地去看待“情调”、“审美疲劳”和“真爱”
好了,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谈起这个话题,是由500元一套的内衣谈起的,因为据调查,大多数买高档内衣的朋友(无论男女),是把它当作在发生特别的“情调”的机会时,向对方展示自己最美丽、最迷人的武器。 现在,经我上面一说,(其实用正反两方面去看这个假设嘛),有人已经怕了,不需要这种特别的“情调”了 那还需要这么大量的高档的内衣吗? 老面对着同一张脸、同一个人,所产生的“审美疲劳”,是能用“高档内衣”去解决的吗? 这个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我想引用婚恋专家所给到的建议是,让夫妻及情侣之间更融洽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是指在性行为及性需求方面,最重要的,首先是心灵与精神上的沟通,其次才是生理上的沟通。 再回到,我想要对女性朋友说的话题上来,我明白,作为一名女性,对情感的需求很重要。但,大多数的女性朋友,最终还是需要归属到一个家,一个爱你、疼你的男人。你最终还是要,很长时间去面对同一张脸、同一个人。(反过来,对于大多数男性朋友来说,也是一样。) 所以,在适当地运用各种“情调”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去读懂,你所喜欢的、你所爱的那个人,这不是从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很多、不停地要去做的功课了。 再谈“性感”
由上面这个话题,再略谈一下“性感”。 “性感”这个词,所包涵的内容,在当今,已经被过度地泛滥使用了。本来只存在于私密行为中的装束或者行为,现在是已经满大街都能看到了,更不要说电视、杂志、媒体等等的宣传报道。 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一位打扮或行为“性感”的女性,或多或少,会令到一位正常的男士在某些方面蠢蠢欲动,这是自然反应。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男人下贱,见不得女人性感。这是男人的问题,我们先不谈男性。 在这里,我们谈女性朋友,但无论男人是不是下贱,令到男人蠢蠢欲动的源头,是不是由于你“性感”的装束或行为?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性感”是展示给你最亲密的、最爱的人,难道满大街的男人都是你最亲密、最爱的男人吗? 同时,对于前面所述的“中阴身投胎”现象,如果还令到大家还心有余悸的话,同样道理,你那满大街都可以看到的性感,结合那么多男人的蠢蠢欲动,招来的结果是什么? 不是男人的下贱。而是招引来了无穷无尽的中阴身,他们以为在你身上,可以发生无数次的投胎的机会了。 为什么是无穷无尽?为什么是无数次? 因为,你招惹的,不是一个男人,而是无数个男人的蠢蠢欲动啊! 但结果呢?什么也没有发生。当你在一旁,笑那些男人因为你的“性感”而失态、失礼时,心底里在骂他们下贱时,你知道吗?这么多无穷无尽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是怎么看你的吗?我这里就不说了。 可以提供大家一个资料,也是目前的科学家在研究的一个现象,“亚特兰斯蒂”现象,大家可以到网络上去查找一下,跟我说的这个话题是有关的,在这里也不展开了。 所以在这里,奉劝所有的女性朋友,别再如此大方地展示你的性感了,把你的性感留给你最亲密、最爱、最喜欢的那一位吧! 再说白一点,当你穿了一件低胸的小背心,胸前露出一条深深地、或者是若隐若现的沟沟,走在大街上,你也都明白,大家都在朝你看,这时候的你,难道,真的是那么坦然、那么自然吗、那么地舒服吗? 如果女性展示给男性的,只是外表的美丽 ,那只能引导男性走向――欲念的极端
再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 相信,这一次会参与天柱山助学活动的女性朋友,也会有不少。在此,再次谢谢大家。 以天柱山的学校来看,或许只是你们平时用的一支品牌唇膏,一支品牌洗面奶,就可以帮到一个班级一年的课外读物的费用了。但,我们能省的,是不是只是一支唇膏或一支洗面奶呢? 我经常来往于香港、深圳、上海等城市,都市女性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服饰、化妆品、美容护肤等的消费又占了女性消费的很高比率。 女性的这些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如果同是作为女性,大家都过度地集中在对外表的竞争上,那会令男性这一群体更不成熟。 我认识很多女性朋友,她们在心底里经常骂男性下贱、不成熟。我自己也是作为一名男性,我能理解她们眼中的男性的不成熟,因为男性往往受欲念的影响比女性重。但我不认同男人是下贱的。 女性因为天生承担了一个生育的职责,这是本性里天生就具有的无私的、奉献的“母爱精神”。所以,相对于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女性要比男性成熟,这也是事实。 不过,在我看来,在男女交往中,女性,正好可以用“比男性成熟”这个优势,以正确的男女相处理念,来和自己身边的男性朋友们相处,让男性朋友们朝正确的、成熟的男女交往方向去发展。这一点,我相信,对于知识女性来说,用她们的智慧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但是,如果女性展示给男性,使之注重的只是外表,那么这只能引导男性走向另一个方向――欲念的极端。 在职场上,如果用成熟和智慧去和男性相处,往往会取得双方相处的真正共赢
从2009年年初开始我就经常说,女性的就业及职场的压力在接下来将越来越大; 我这个说法,是不是合理?我想,在2007年股市冲向6000点高峰时(包括有一部分职场人士甚至开始向老板提出如果上班不准看股票,就不上班时),经常有收到我飞信短信的朋友,应该会记得,当时,我一再强调的是,如此的疯狂,肯定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民生的治安问题,另一个是失业率高企的问题,详细原因,我在当时的飞信中有告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现在2年多过去了,大家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回到女性职场,以目前这种对经济发展,“持续好上加好、持续快上加快”的运行期望,使职业对男性、女性的压力同样都很大。只不过女性特定的生理结构及生理因素(插一句,我在保险公司有接受不少医疗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知道那么一点点)注定在面对同样的压力时,女性要比男性更坚强。这一点不是所有的男性朋友或同事都能理解或尝试想去了解的。所以,女性要比男性成熟一点是有道理的; 同时,目前的女性往往要和一大帮的“权力欲”极度膨胀的男性一起工作,“权力欲”的膨胀,令到男性的“占有欲”也会很强烈。 请大家不要理解错,我这里指的“占有欲”,不是仅仅指,那种狭隘层面上理解的,特指的,对异性肉体的占有欲。我这里所说的“占有欲”,是泛指的,是指男性对他所能触及到的诸多事物的那种控制权。我们前面有说过嘛,整体上说,男性相对于女性说,要不成熟一些,那么,当不成熟的人,掌握了那么多的权力,如果处理不好,那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给女性朋友的建议:在有关女性的就业及职场压力大的问题上, 女性除了要在职场竞争中和男性一样地凭借能力来参与竞争外; 女性朋友可能还需要考虑多一些,如何与男性同事、男性客户相处的关系,在写这篇文章时,正曝光了“三木事件”,相信,没有被曝光的类似事件,无法统计; 所以,我也听一部分女性朋友抱怨,她们对男性这个物种,已经失去信心了。我自己作为男性,当然要客观地去看问题; 确实,有一部分的男性朋友在利用手中的权利,通过职场这层关系,对女性同事、女性客户抱有强烈的目的性,但客观地说,更大部分的男性朋友,是属于游离状态, 所谓的游离状态,也就是说,他有这样的“非正常”的想法,但他也在等你的配合,如果你不配合,他也没有办法。其实,处于游离状态的这个群体,是一个很没有自信的群体 ,甚至是消极的。但他们手中有权,看到别人把权力运用得潇洒自如,他们很羡慕,他们也想这样而已。 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或者,给到他们一个错误的信息,那,就会增长他们在这方面的想法或者是欲求。 相反,如果你能学会用自身的成熟和智慧与他们相处,给他们正确的信号,甚至从另一个角度去引导他们,那结果就完全不同。你不但可以在职场中不断地自我发展、提升,同时也保护好了自己,由此我更想说的是,你也帮助到了这一拨游离的群体,依世间法所说是取得双赢、共赢,按佛法来看,这是功德无量啊! 你看,我又把和“积功德”联系起来了吧,我没有跑题! 好,我们回到“500元一套的内衣”上。 上面这么多内容,我想,如果要说我写的“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意见,应该不会多,最多的意见,可能是“你说这么多干嘛,不关你事!”,再加一句“毛病!” 哈哈! 但我个人认为,我讲得还是比较客观的,再加上刚刚曝光的“三木事件”,相信女性朋友对此都会有一些警觉,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是想象不出这“500元一套的内衣”能够为上面这些情况起到一些什么正面的帮助? 简单介绍一下我这位担任企业高管的女性朋友
再回到经常买“500元一套的内衣”的我的这位女性朋友身上,我必须要客观地说一下,因为我想,她也在看这一篇文章的。 她是我所认识的担任企业高管职位中的,少有的一位能在工作中“亲力亲为”的女性高管。 在企业中,作为她的手下是蛮开心的,作为上司,遇到困难的事情她都能从体谅员工的角度和员工一起去面对、去解决。所以大家对她也很尊重。 同时,她在家里,也把她的家人照顾得很好,除了自己的三口之家,还有她的双亲、包括公公婆婆、亲戚朋友,和在公司里一样,在家里,她也是一个大管家,大大小小的事,都让她操心,也很辛苦。 前几天听Cavlin谈他的新业务运作模式,听到了一句非常不错的话。 Cavlin说,他会把有生意中的盈利部分,尽可能地回馈给社会,但,也不妨碍在利润比较充裕的情况下,犒劳一下自己,作为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哈哈。 在此,也借用一下Calvin的话,可能这位女性朋友,在如此烦忙的工作和家庭操劳下,在也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买多几套“500元一套的内衣”,是作为对自己“追求一种个人高品质生活”的犒劳吧!哈哈! 我想对这位女性朋友说的话
这位女性朋友,也是来电向我询问天柱山事宜的朋友之一。我想,她会给到一些支持,但我想对她说的是: 你很为你所分管的员工着想,他们无论是有什么工作还是生活上的需求、困难,你都会从一个领导和朋友的角度去关心、照顾。同时,我也知道你平时对他们在工作及与客户间的待人处事上的要求很严格,你说过,这是在培训和培养他们如何做事和做人。 从职场的角度来说,你是一位很不错的主管、上司。 但职场的范围太广了,你管得人太少了呀,很多人还遇不到象你这样的领导。既然你愿意对天柱山上这拨素未谋面的学校、老师、学童尽一份自己的心力,那你有没有再考虑过运用你的影响力,在你的职场周围把你的这一套管理模式去影响与你的客户?让你的客户也能慢慢接受你的管理方法,并应用到他们的管理团队中? 我曾听你说过,你对你那些客户的管理方法,也有是很不认同的。甚至发生过,与你们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公司的员工,主动来找你谈心的。想必,你在这些业务伙伴、客户伙伴中,有很不错的口啤。 再比如,我之前谈到的,职场女性所遇到的压力和困惑(包括在风月场所工作的女性)、最近曝光的“三木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你在职场的企业管理、员工管理方面,有很多的实际经验和一定的资源,同时,你又是一名女性。如果你能从给天柱山的爱心中,分一点出来,我想,你会在上面诸多的问题中,找到一些你想切入的地方。 介绍一位冯老师,也是一位女性,她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也很关切上述的女性话题,她也有和我说会找机会深入一下这方面。你看看,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可以和冯老师联络一下,看看怎样做可以为你们的姐妹们提供一些支援。 因为,毕竟是女性的话题,还是女性之间沟通比较好,我作为男性,最多也就是纸上谈兵,谈到实际的感触和感受,还是你们,作为同样是女性的双方,你们彼此去沟通,会更为方便和有效。 “500元一套的内衣”,是贵还是便宜,有必要,还是没有必要,我也只是纸上谈兵。我只能说: 一个500元,对于天柱山的助学活动来说,已经可以办很多事情了。 但,如果说要关注上述两个女性的话题,那要去付出的,或许,需要N多个500元还不够,或许,也可能是一个500元也不需要。需要的,是你的一份心。 就好像对于天柱山,大家在了解了前面的情况后,能写一封慰问与鼓励的信件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是一份关心与爱心,和参与捐款、捐物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
第六部分:收尾,致谢
好,这么一篇,长篇大论,写到这里,总算是要收尾了。 我估计,能全部看到这里的人,不一定多。应该会有很多人会认为,你写这个东东,没有必要:
唉,所以,“三低”人士,就是这样的啦,能力就这些,只能做这些事。 不过我知道,这篇文章写出来后,我逃不了会被挨骂,首先是学文兄、世诚兄,然后是李老师、曹老师、陈同学。他们人人都有骂我的理由,我和任何一个人去辩,都是我输。 但我知道,他们也是为我好。所以,先要感谢他们。 |
“学历”和“社会责任”
也有人会说我,很固执,写这么长的一篇东东,谁来看! 是的,不固执的话写不了3万5千个字。不过在这里麻烦一下,能不能把“固执”改为“执著”,听起来好像好听一点。哈哈!没办法,就算“三低”的人也想有点面子。 能写完这篇3万5千个字的文章,应该要多谢学佛的因缘和一众佛友。如果没有认识到对“现阶段,要执著于善法”肯定,我可能真的不会写这么长。 至于我所写出来的,是不是属于善法,那是碍于我自己的能力和我自己对“善法”的理解。如果理解错了,那也没有办法,本来就属于“三低”人士嘛! 但我要强调的是,对“善法”的执著是一个不断学习、改善、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需要很长时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穷尽一生的。我明白,当你自己还没有学习好的时候,会犯“误导他人”的错误。但那是否为了不让自己犯错误,就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呢?只管自己去学习呢? 特别是今年以来,发生了很多起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事件: 在大年初三,一名103岁的香港老人,冻死在香港繁华的街头,那天的气温,是零上6-8度; 元宵节前一天,香港一名有精神病史的妈妈背着健康的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从香港的标志性建筑——青马大桥上跳下去,大人的尸体被当天打捞上来,小朋友在过了一个星期后才浮尸海面; 香港的一对年轻夫妇只顾自己打电脑游戏,活活让一个3个月的BB饿死,而他们在法庭上对法官说没钱买奶粉,只能冲稀奶粉让BB吃,BB死的时候,体重还轻过出生时的体重,而这对夫妇有钱去买烟抽。法官判他们各入狱6年,是轻是重呢?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还是香港吗? 在内地发生了一连串的砍杀幼童的案件; 在内地,台湾专门为顶级商务人士提供苹果系列电脑产品的首富企业半年内发生13起自杀事件; • 在内地,三木这个曾红极一时的外语培训机构背后掩藏了多少女孩子的耻辱? 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 我承认,面对上面这一系列的事件,以我们个人的能力,能做的很有限,悲观一点说,应该是无能为力。但我们对此至少要有所关注,只有有了关注,我们才到找到适当的机会去防范,如果连关注也没有了,那何来机会? 所以,当我的朋友们,觉得我这个“三低”人士,尽做这些无用功时,那请你们这些“三高”人士给我一些意见,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这么多年——快20年了吧,我没有想过要去提高我的学历,有无数的朋友规劝我,在当今的社会不能没有学历,你不管怎样都要去搞一个出来,就算买也要去买一个过来。 但我对学历的理解是: “学历”是被这个社会所承认的,所以,学历越高,你被社会的认可度也就越高,不过,同样的,既然你被社会的认可度越高,你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就越大,相应地,那你对社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越大。 我一直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我就偏偏让自己的学历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然后只要我去做很少的一些事,那么,这么多高学历的人就会做更多的事情啦,这样,这个社会不是会变得很美好吗? 哈哈! “理解”是个中性词
另外,想在结尾的地方,再多谢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平时和我的接触都很少,但从与他们偶尔的沟通中,能读懂,他们对我的理解。这一点,很难得。作为一名“三低”人士,要得到广大的认同,那是不可能的,能得到一些朋友的理解,我已经蛮开心的了。 我要特别指出一点,“理解”这个词,是中性词。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什么这么困难?寻求理解怎么就这么难? 原因是我们往往把“理解”这个词当作了“褒义词”,认为如果一旦表示了“理解”,就应该要有类似“正面”、“积极”的支持行为去发生。但后面的这些行为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去做的,所以为了不发生后续行为,我们不敢去“理解”,包括,宁可不去“理解”。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希望被“理解”的一方,也把“理解”这个词看得太正面,好像一旦有人“理解”他了,他就等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味地希望“理解”他的人能够有支持、帮助他的行为。如果没有这样的后续行为发生,他反而会觉得,这算什么“理解”?这也是造成我们不太敢去“理解”周围的人、事的原因。 所以,“理解”是个中性词。 多谢上海阿哥
我要多谢的两位朋友,其中一位是一位上海阿哥(上海话,他是上海人),我们是99年认识的,他应该是上海滩上最早的一批白领,以前在职场,现在商界,也是一位成功人士。我们很少见面,10多年来也就见过四五次,但平时有一些短信的联络。最近他收到我天柱山的短信,也有和我聊几句,我也和他说了我最近几年大体的一些情况,之后他回复了我一条短信,让我蛮开心的,我虽然没有讲到很具体,但他能感觉到和表示明白,这样的“阿哥”值得交!这条短信的部分内容是: “但可能你的生活就比较辛苦点了,因为你关心的东西都不出钱,付出可能更多”。 多谢Eugene
还有一位,是Eugene,是我原来公司里的另一个部门的经理,我们因为一起工作过,所以,我们都比较了解对方,因此我们之间的谈话是很直接的。我们也很少见面,最近一次的见面,离上一次也有2年多了。 当最近这一次见面快结束时,她问我,“你快乐吗?” 我很认真地回答她:“我蛮快乐的!” 然后,她也很认真地说,“你知道吗? 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病人其实也蛮快乐的。因为当他们在发病期间,他们除了自己的感受,是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的,自己感到的快乐就是快乐的。 我们正常人为什么会常常感觉到不快乐? 是因为我们会去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别人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一句话而不开心?会不会因为我们的一个行为而感觉到不舒服呢?他们会对我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于是我们的内心会感到很多不安或自责或过意不去,于是我们也就不快乐了。” 初看上去,Eugene的这一句话好像并不怎么的,甚至好像在损我,哈哈。我相信Eugene没有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大家都很熟。那么我为什么要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关键是我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 一众佛友,从佛学的角度给了我“执著善法”的信心,Eugene,从世间法的角度,很善巧地,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提点我,在执著的同时,还要去面对的,是什么。 所以,女性要比男性成熟一些,一点也不错。可能也有人会说,这个看不出来女性比男性成熟,是你自己太“三低”了。或许是吧,但我身边更多的是男性朋友呀,为什么这么多男性朋友,就没有人和我说这么善巧的方法呢……哈哈! 再次多谢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每一位朋友
从学佛的角度来看,学会感恩并常常感恩,是很基本一件事情。 能完成这篇3万5千个字的文章,是由不少的因缘促成的,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再次感谢我在这一篇文章中有提到过的每一位朋友,他们是: 李老师,陈同学,刘同学,崔校长,学文兄、世诚兄、惟平法师、徐副校长、两位在建华小学支教的女老师、甘坪小学彭老师,石龛小学背《三字经》的学前班小朋友,石龛小学背《大学》的小学生,石龛小学年长的教师们,阿海,皖山小学五年级的8位女同学,曹老师,那位男性朋友,那位女性朋友,Calvin,南师怀瑾老先生,冯老师。 还要再多谢,当今国学与佛学界的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一位是南师怀瑾老先生。 20多年前,我看到了古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时,很有感触。让我很长时间都不能忘怀。而且,我很想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但从字面上理解,这或多或少带有抑郁悲凉的成份,甚至可以说有消极的情绪。而我这个人,虽然是“三低”,但人一向很开朗、很乐观,是一个很积极的人。 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20年。 直到去年,在看南老的一本书《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的最后一页(你看,我看书还是很认真的吧,连最后一页,也不放过),南老对这首词进行了解读,让我顿然释怀。 困扰了我20年的疑惑,全部开解了。开解的原因,我在这里不能说,一说,余文兄和世诚兄肯定要骂我,说我“贡高我慢”,非把我往死里骂不可,哈哈。怕了,不敢。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在网上查一下,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有讲到这首诗的。 所以,一定要多谢南老,无形中,也正是这样的释怀与开解,支持到我能够写这么一篇长文,包括,去做其他很多的事情。 再次感恩南老! 还有一位,是净空老法师。 通过看他老人家的纪录片《和谐拯救危机》,让我有幸接触到了佛法,开始了对佛教的学习。 今年四月初,我有幸在香港佛院教育学会见到了老人家本人,并参加了由老人家主持的一个座谈会。 老人家真的很慈祥、很慈悲! 感恩净空老法师! 阿弥陀佛! 最后,还要再感谢你,我的朋友,能够看到这里,真不容易呀!这篇文章结束了,谢谢! 阿弥陀佛! Macallon Tse,PMP@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认证全球项目管理师 E-Mail:macallontse@gmail.com 2010年5月于香港 |
© Copyright 2009-2010 Macallon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